在《魔力发明秀》节目看到养螃蟹的人怎样用巧妙的办法除掉池塘里的龙虾,螃蟹好比是地里的玉米,那龙虾就是地里的草,必须出去。用传统的办法就是把螃蟹和龙虾一起捞出来,然后再把螃蟹放回池塘,这种办法费时费事还会造成螃蟹死亡,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弄了长长的地笼放水里,地笼是有进无出。然后在地笼的口上放上弧形的很滑的塑料,横行霸道的螃蟹呢会从网上爬出去,而龙虾只会从塑料上爬,结果爬上去就滑下来,于是地笼里的螃蟹都爬出去了,却把龙虾都留下了,很奇妙的办法。可见只有了解了物体的本身特性,才能对其做出正确有效的办法制服它。
在《新水浒传》中“徐宁钩镰大破连环马”,对手的马都是铁盔铁甲,用铁链拴在一起,和坦克车一样,所向无敌。把水泊梁山的好汉们急的干瞪眼,没办法,后来知道徐宁的钩镰枪法可以破连环马阵。于是宋江他们用计把徐宁招上山,训练钩镰枪法,最终以钩镰枪的分合之道把对手的马腿全砍断。
有此对兵法中说的“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这两句意思是:不被敌人在于自己做好充分准备,是可以做到的。而要想打败敌人呢,就要看敌人是否有隙可乘,如果敌人无隙可乘,我们强求进攻则会失败。所以啊,不被对手打败在于自己掌握,打败对手则要看对手是否给你留有缝隙可击,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碰到很多麻烦事情解决不了,可能会再自身找原因,但是实际很多好的解决方法在事情本身上。在碰到麻烦事的时候,要先想想此物有没有缝隙可以利用,此物有没有软肋,这样做事才会事半功倍。抓龙虾是利用了龙虾在网上爬行能力差得缝隙、徐宁破连环马是利用了马小腿部分暴露的缝隙,曹操当年官渡之战以少胜多,也是因为出奇兵少了袁邵军在乌巢的粮仓,使袁军大乱,从而以3万人打败袁绍军11万人。在给客户谈业务的时候,我们是否了解客户的需求,是否能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为客户解决了问题,这样客户才乐意买单。不然自己夸夸其谈,只顾自己想法,急于把自己想法灌输给客户,最终适得其反,客户部买单,有时候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看来以后需要对自然中的事物多研究研究,发现其内在规律与缝隙,从而达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