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沉稳的李嘉诚,实际上是个不安分的人。

  1946年,李嘉诚放弃在舅父荫庇下谋求发展,选择了去一家小五金厂做推销员。自从李嘉诚加盟五金厂,五金厂的业务蒸蒸日上。然而,备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诚,刚刚打开局面,却跳槽而去。

  李嘉诚在推销五金制品之时,就敏锐地察觉到塑胶制品的巨大威胁。李嘉诚清晰地意识到,要不了多久,塑胶制品将会成为价廉的大众消费品。

  塑胶裤带公司的老板自己常常出马推销。他到酒店推销塑胶桶时,与推销白铁桶的李嘉诚不期而遇,李嘉诚成了老板手下的败将,但李嘉诚的推销才能却深得老板赏识。

  李嘉诚到塑胶裤带公司一年后,老板拿出财务统计结果,连李嘉诚都大吃一惊——他的销售额是第二名的7倍!18岁的李嘉诚被提拔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李嘉诚才20出头,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羡慕的业绩。

  李嘉诚应该心满意足。然而,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会,开始新的人生搏击。

  老板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他辞工饯行。席间,李嘉诚说了一句老实话:“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间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

  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转折,从而迈上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