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商不奸”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角度去理解没有人把它想像成是褒义词。“商人的钱是奸出来的”。商之道,利为先。自古以来,追求利润就是商人的目标。如何创造最大的利润就是商人的目标。“奸”源于人性的自私,以个人之私弃别人于不顾。“人立于世总要奸一点,圆滑一点”,这一点谁都没有错。

  但凡提到“无商不奸”人们就深恶痛绝!现在的生意人怎么这么不厚道……其实大家可曾知道“无商不奸”是怎么来的?

  “无商不奸”原本是“无商不尖”!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一字之差体现了不同社会生意人不同心态!在以前旧社会,卖米都是用升斗做量器,一般的商家在卖米的时候以一把红木戒尺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充足分量。成交之后会额外加点米。于是,便隆起一个小“尖头”,又称“添头”,就是商家为了揽住老客户,多给客户一点实惠,表示下心意!其实不止是卖米的这样,卖布的也会尺尺放三,在原本的基础上额外多赠送一点给客户,以求得客户的再次光临!所有的商家都会奉守这一“潜规则”!当然不排除会有一些不厚道的商家,不仅仅不给添头,还会短斤少两,但也是少数,有也是那些结交权贵之人。但凡正正经经做生意的,都会去遵守!久而久之,也就有了“无商不尖”之说。

  俗话说不奸诈的人做不成商人,人性的弱点也作为市场消费者决定你命运的所在,再有诚信的商人,因为质商价高原因而使市场变得无人问津,又何以能经营。无奸之人,何能为商?

  在我们所消费过的市场,绝大多数都有是由小商贩组成的,他们有固定摊位的一般不会为了蝇头小利去毁了自己积累起来的信誉。毕竟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虽然现在到处听到尔虞我诈之事,但还是有很多人一直在坚持诚信。相信经过努力,我们会再次把“无商不奸”变成人们渐被遗忘的“无商不尖”的。

  商无信不盛,市无信不兴,人无信不立,诚信为本,以诚信立业是我们商人最该拥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