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姓:排除炸弹1.5万多枚——百姓平安
【人物介绍】
王百姓,1951年出生,现任河南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调研员,三级警监,高级工程师。1985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工作以来,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亲手排除战争时期遗留的各类炸弹1.5万多枚;从事排爆工作35年来,先后“摆平”各类炸弹1.5万多枚,排除爆破装置和哑炮1100多个,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是公安系统唯一没有伤残、排爆没出过一次差错的全国劳模。他创立的有关爆破理论和爆破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侦破案件及处理事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他参与的“爆破治黄”等重点工程业务指导工作,有力地服务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王百姓给组委会评审的感动印象是:10年时间,1.5万枚炸弹,专门与危险打交道,谁能不害怕?平常人一生只有遭遇一次炸弹就够惊心动魄的了,而他和我们一样,有家、有妻、有娃,只不过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他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王百姓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
【人物事迹】
把公安工作称作和平时期风险最大的职业之一,一点儿都不夸张。公安部的统计数字表明,从1995年开始,每年因公牺牲的全国公安民警始终在400人以上。前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414人、负伤4134人,“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是近些年来全国公安民警的真实写照。
几乎每次出差,妻子都要在王百姓的行李中放两只苹果,期盼丈夫平安归来。自1985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工作以来,王百姓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亲手排除各类炸弹1.5万多枚,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是公安系统唯一没有伤残、排爆没出过一次差错的全国劳模。
王百姓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惧死亡,但他还是一次次地在生死线上穿越,“因为我是一个警察,又从事这方面工作,我不去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