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和财富

  一般人眼中,拾破烂的一定是穷人,想靠拾破烂成为百万富翁,近乎天方夜谭。可是,真就有人做到了。

  沈阳有个以拾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溶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他于是把一个空罐剪碎,装进自行车的铃盖里,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灰色金属,然后花了600元在市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化验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金!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每吨在14000元至18000元之间,每个空易拉罐重18。5克,54000个就是一吨。这样算下来,卖溶化后的材料比直接卖易拉罐要多赚六七倍的钱。他决定回收易拉罐溶炼。

  从拾易拉罐到炼易拉罐,一念之间,不仅改变了他所做工作的性质,也让他的人生走上另外一条轨道。

  为了多收易拉罐,他把回收价格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每个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格以及指定收购地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的拾荒人散发。一周以后,王洪怀骑着自行车到指定地点一看,只见一大片货车在等他,车上装的全是空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了13万个,足足两吨半。

  向他提供易拉罐的同行们,卸完货仍然又去拾他们的破烂,而王洪怀却彻底变了。

  他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一年内,加工厂用空易拉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三年内赚了270万元。他从一个拾荒者一跃而成为百万富翁。

  一个收破烂的人,能够想到不仅是拾,还要改造拾来的东西,这已经不简单了。改造之后能够送到科研机构去化验,就更是具有了专业眼光。至于600元的化验费,得拾多少个易拉罐才赚得回来哟,一般的拾荒人是绝对舍不得的,这就是投资者和打工者的区别。

  虽然是个拾荒人,却少有穷人心态,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巧妙的办法。这种人,不管他眼下的处境怎样,兴旺发达那只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