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不可得而侍也。
2、贤人则异众人矣,圣人则异贤人矣。
3、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乎情性,聪明不开,训诸理。
4、将致孝乎鬼神,不敢以其犁也,如圭羊刺豕,罢宾犒师,恶在其犁不犁也。
5、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
6、事得其序之谓训,胜己之私之谓克。
7、以其不雕刻也。如物刻商雕之,焉得力而给诸?
8、炎炎者灭,隆隆者绝。
9、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
10、秦之有司,负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负圣人之法度。
11、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
12、上士之耳训乎德,下士之耳顺乎己。
13、君子仕则欲行其义,居则欲彰其道。事不厌,教不倦,焉得日。
14、无验而言之谓妄。
15、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
16、攀龙鳞,附凤翼。
17、治不忘乱,安不忘危。
18、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
19、涂虽曲而通诸夏则由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
20、贵无敌,富无伦,利孰大焉。
21、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好说而不要诸仲尼,说铃也。
22、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
23、君子之道有四易:简而易用也,要而易守也、炳而易见也,法而易言也。
24、仰天庭而知天下之居卑也哉!
25、学以治之,思以精之。
26、圣人乐天知命,乐天则不勤,知命则不忧。
27、可则因,否则革。
28、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29、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30、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31、师者,人之模范也。
32、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33、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34、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
35、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礲诸,有玉者错诸,不礲不错,焉攸用?礲而错诸,质在其中矣。
36、水,测之而益深,穷之而益远;火,用之而弥明,宿之而弥壮。
37、天神天明,照知四方。天精天粹,万物作类。
38、圣人耳不顺乎非,口不肄乎善。贤者耳择口择,众人无择焉。
39、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40、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
41、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
42、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四体者,其身全乎!
43、杂乎杂,人病以多知为杂。惟圣人为不杂。
44、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45、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犠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不取也。
46、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47、雷震乎天,风薄乎山,云徂乎方,雨流乎渊,其事矣乎!
48、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浑浑乎圣人之道,群心之用也。
49、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涤之,灏灏乎其莫之御也。
50、人必其自觉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51、多闻见而识乎至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
52、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
53、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获、飨已。
54、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55、因往以推来,虽千一不可知也。
56、在则人,亡则书,其统一也。
57、如视不礼,听不乐,虽有民,焉得而涂诸。
58、人亦有好尽其心矣,未必圣人之道也。
59、有教立道,无止仲尼;有学术业,无止颜渊。
60、言不惭,行不耻者,孔子惮焉。
61、大哉圣人,言之至也。
62、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
63、使人信之,所不可为也。是以君子强学而力行。
64、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也,况习是之胜非乎?
65、务学不如务求师。
66、圣人之言远如天,贤人之言近如地。
67、圣人矢口而成言,肆笔而成书。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
68、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
69、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70、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71、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
72、圣人之辞,浑浑若川。顺则便,逆则否者,其惟川乎?
73、圣人存神索至,成天下之大顺,致天下之大利,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也。
74、学者,所以修性也。
75、天非独劳仲尼,亦自劳也。天病乎哉。
76、用智于未奔沈。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77、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
78、圣人之言,天也,天妄乎?
79、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欢。
80、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81、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淫。
82、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83、大文章弥朴,质有余也。
84、炎之以火,沃之以汤,燠亦燠矣!
85、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
86、用之则宜从之,从之则弃其所习,逆其所顺,强其所劣,捐其所能,冲冲如也。非天下之至,孰能用之。
87、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
88、圣人之治天下也,碍诸以礼乐,无则禽,异则貊。
89、君子事之为尚。事胜辞则伉,辞胜事则赋,事、辞称则经。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90、时来则来,时往则往,能来能往者,朱鸟之谓与?
91、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
92、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好高而不为,高不高矣。
93、圣人重其道而轻其禄,众人重其禄而轻其道。
94、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众说之小也。
95、师之贵也,知大知也。小知之师亦贱矣。
96、以往圣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97、故夫道非天然,应时而造者,损益可知也。
98、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
99、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
100、众人愈利而后钝,圣人愈钝而后利。
101、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
102、龙以不制为龙,圣人以不手为圣人。
103、君子德名为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