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英雄温情无限 ——桂希恩
【人物事迹】
2004年6月11日,在湖北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登门看望了武汉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桂希恩教授。一走进这位教授家的客厅,温家宝就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你的事迹,很感动。我还在最近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表扬了你。这次到湖北出差,专门来看看你。”
河南上蔡县文楼村从“中国艾滋病第一村”变成“中国艾滋病关爱第一村”,67岁的桂希恩功不可没。一直从事血吸虫病防治和科研工作的桂希恩本不会和艾滋病的防控沾上边。1999年,一位来自河南的进修医生告诉他,老家上蔡县文楼村有许多人染了怪病相继死亡,多年养成的职业敏感驱使桂希恩要去实地考察一番。
他抽了11个当地人的血化验,“有10个人的HIV是阳性的”。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桂希恩马上向当地政府反映,并在两个月以后再次来到这个村,又抽取了140多个血样,超过一半的标本呈阳性。
盖子很快被揭开了。不过,桂希恩被当地政府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且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理由是他给当地抹了黑,影响经济发展。医生的职责使桂希恩不能放弃,调查转入秘密状态。他的行动最终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文楼村也因此成为关爱的中心。2004年2月28日,欧洲银行家马丁•哥顿来到武汉,将2003年度艾滋病预防的国际最高奖“贝利•马丁奖”颁给了桂希恩。
【赏析】
全用对称语,“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用反义相对的方式,揭示桂希恩精神世界里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汇聚”,“直到更多的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这两句用同义反复的形式,褒奖桂希恩善良举动的精神之光。